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 笔记串讲 > 2014年自考公共卫生管理笔记(第一章)

2014年自考公共卫生管理笔记(第一章)

2014年07月16日    来源:网络   字体:   打印

  第一章 概论

  1、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是对各个层次卫生行政和卫生业务管理活动的总称谓,是人们为实现卫生组织的决策目标,根据卫生事业的性质、特点,通过组织协调和控制达到更佳效能所进行的活动。

  2、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社会卫生活动的宏观管理规律②社会卫生活动的微观管理规律

  3、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方法、试验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

  4、1996年12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5、所谓福利性是指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各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投入。具体体现在①医疗保障中的福利政策②财政收入的福利政策③医疗卫生服务收费的福利性

  6、所谓公益性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卫生事业是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受益的公益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举办卫生事业不收取投资回报②卫生事业享有政府给予的某些特权③卫生事业机构应承担公共义务④政府对卫生工作进行政策干预和法律管理

  7、影响我国卫生事业性质的主要因素①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②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我国卫生事业是“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的性质

  8、建国以来我国先后确定过两个卫生工作方针。①1952年确定的“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②1991年确定,并经1996年修订完善的“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9、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明确了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依靠力量、工作宗旨,同时也指明了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南。

  10、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含义①以农村为重点②预防为主③中西医并重(处理中西医关系的原则)④依靠科技与教育(基本动力)⑤动员全社会参与(依靠力量和工作方法)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卫生事业的宗旨、目的和更终目标)

  11、卫生政策的构成条件①要有制定主体和实施客体②要有目标性③要有行动准则④必须经过正式颁布

  12、我国卫生政策的特点①鲜明的阶级性与一定共同性相结合②部门性与社会性相结合③强制性与说服性相结合④相对稳定性与持久稳定性相结合

  13、卫生政策的基本职能①指导职能②控制作用(目标性控制、职责性控制、标准性控制、制裁性控制)③调节作用(调节工作关系、调节服务关系、调节利益关系)

  14、我国卫生改革主要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的。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的卫生改革政策(1978年-1996年)。

  目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防病治病,利民便民。

  基本内容:①积极发展卫生机构②扩大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的自主权③允许和鼓励在职人员有偿应聘和业余服务④改革收费制度,改善补偿机制⑤积极为农村培训人才,巩固发展三级医疗保健网,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体制,组建多种形式村级卫生组织

  不足:①对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缺乏战略性政策②对医药费用上升水平的控制缺乏战略性政策③有些政策落实不够好,有些改革政策则有失误

  ②第二个历史阶段的卫生改革政策(1996年-现在)

  目的:增强卫生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卫生机构和卫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主要内容:①改革卫生管理体制②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③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④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体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