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25)
9、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政治格局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世界主要矛盾的主导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总体态势。
10、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过程
战后国际政治基本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和资本主义国家力量。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成为5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的主要矛盾。以非战争性对抗和对立为核心内容的“冷战”是两大国际政治基本力量基本联系的结构、样式。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
万隆会议(1955年)标志第三世界的形成,此后作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力量不断发展。
在东西南北矛盾这一世界矛盾的基础上,决定了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形成了三个世界力量为主干、东西南北关系复杂交错的国际政治格局。
世界正向着多级化方向发展,多级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日益深化。
11、国际政治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
(1)各国主权平等原则。
(2)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其基本要点是要求在国际政治中发生矛盾、纠纷和争执的各行为主体,只能以和平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选择,反对诉诸战争、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手段。
(3)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的内政与对外关系有明确的界限。
(4)互不侵犯原则。
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发动侵略战争,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手段以及其他方式侵犯犯其他国家。
(5)和平共处原则。
在国际交往中,相互尊重,发展友好关系,和睦相处,进行广泛合作。
1 3、国际法
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它是在国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用以规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的国际活动和行为,调整国家等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和活动原则、规则和规章 制度的总和。
国际法的基本构成仍然可以概括为平时法,战争法和中立法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4、国际法的基本特点
(1)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
(2)国际法在主权国家处理关系过程中形成,其主要法律渊源是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3)国际法约束的基础是相关国家承担的相关国际义务,其执行主要依靠相关国家的自愿、自动和自觉。
15、国际法的重要作用
国际法的作用具有如下四个方面:
1、国际法是保障国际关系有序存在和发展的法律条件。
2、国际法是确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法定依据。
3、国际法为裁定和政治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提供法律标准和原则基础。
4、国际法为非常状态下的国际政治关系提供基本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