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 笔记串讲 > 自考“邓小平理论概论”第八章复习题

自考“邓小平理论概论”第八章复习题

2008年04月02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第八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3、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5、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

  7、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8、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9、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二、多项选择题

  1、民主政治是:(ADE)

  A.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

  B.资本主义的虚假的东西

  C.指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E.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建立的原则是(ABE)

  A.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D.直接选举;

  E.民主集中制

  3、我国的多党合作制是(BE)

  A.多党制;

  B.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合作

  C.在现阶段暂时性的合作;

  D.一党制;

  E.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含(ABCD)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E.共产党一党执政制

  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它们的(ABDE)

  A.领导力量一样;

  B.阶级基础一样;

  C.实现形式一样

  D.本质内容一样;

  E.承担的历史任务一样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AB)

  A.更高权力机关;

  B.更高立法机关;

  C.更高司法机关;

  D.更高监察机关;

  E.更高行政机关

  7、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是(CDE)

  A.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

  B.国家的权力机关;

  C.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

  E.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8、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ABCDE)

  A.发展民主;B.加强法制;C.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D.完善民主监督制度;E.维护安定团结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民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答:(1)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因此,民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是手段。(2)民主是无产阶级在一定阶段上所要争取的目标,无产阶级革命就是争取无产阶级民主的过程,其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的国家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民主与文明富强一起,应当而且必须是我们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主又是目的。

  2、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答:(1)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要通过人民政权组织管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2)这是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的需要。在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如果没有人民民主专政,就不可能保卫从而也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3)这也是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需要。

  3、人民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自己的权利?

  答:(1)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民自己的组织,人民通过直接和间接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各级政权机关;(2)全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一切国家机关,包括行政、司法机关;(3)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决定全国及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原则是什么?

  答:(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来源和所有者。人民选举代表是一种权力委托行为,人民有权选举代表,组成政权机关,也有权监督和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代表要对人民负责;(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是通过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来实现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通过党的政治领导,使人民更好地当家作主;(3)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既是组织原则,又是一种活动原则。作为组织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国家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其基础是民主;另一方面,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不是并列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实行议行合一,其他国家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并对其负责,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一切国家权力,地方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同时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作为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过程,就是民主与集中的过程,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5、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含义是什么?

  答:(1)我国的多党合作制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中共相互监督,长期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多党合作的方式有:第一,各民主党派通过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第二,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第三,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2)政治协商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及各方面代表人士,就有关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进行各种形式的充分讨论,集中各方面提出的正确意见,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解决问题。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同时也是保证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大措施。

  6、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1)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核心,是一项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2)多党长期合作、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没有在朝在野之分。民主党派是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合作是长期的合作;(3)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即人民政治协商会议。(4)具有宪法保障。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并明确规定了各政党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答:(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家统一的历史主流和社会主义原则,符合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2)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能保证少数民族在自己的聚居区内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又能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增强各民族的团结。(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民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与进步;(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8、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1)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或长远目标主要是: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2)政治体制改革近期的具体目标是:第一,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第二,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9、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是什么?

  答:(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逾越的政治界限。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它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要改革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要求的具体制度和体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进一步发扬人民民主。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政治体制改革也不能成功。(2)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国情,走自己的路,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3)必须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非常复杂的工程,每一项措施都涉及千千万万的人,所以,政治体制改革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答:(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它反映在政治上,必然要求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力。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不是外在于社会主义的东西。

  (2)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有自身的现代化在内的庞大系统工程,其中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富强、民主和文明,包含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那种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仅仅当作经济建设的看法是片面的,完整意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是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推进,以实现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现代化为目标。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正确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使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意志和要求;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所创造的成果真正属于人民;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2、为什么说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答:我国社会主义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的,现在还处在它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首先,我国还没有根本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当前我国生产力不发达,人民生活也不富裕,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还比较低,文盲、半文盲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在我国,要创造使民主得以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条件,不经过长期的努力是办不到的。

  其次,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旧中国留给我们太多的封建专制的影响,建国后,我们对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残余影响的重要性又估计不足,时至今日这些封建思想仍在毒害人们的头脑。此外,还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这一切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严重障碍,但要完全清除它们,却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

  第三,认清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客观发展过程的认识,对于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形式、制度、措施、办法的选择,对于民主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观察和处理,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依靠反复实践、勇敢探索和长期经验的积累。

  3、试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答:(1)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的对象来看,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不仅存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而且存在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盟,这几个阶级都享有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这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突出特点。进入社会主义以后,过去的民族资产阶级已不复存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作为人民的一员参加国家政权。同时,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被专政的对象只是极少数敌对分子。

  (2)从党派之间的关系来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3)从概念的表述来看,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国情,有它突出的优点。与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相比,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揭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4、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答: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首先,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在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曾经存在过隔阂、纷争,甚至出现过暂时的割据和分裂现象,但各民族友好相处和统一的时间长于割据的时间,尤其是到了近代,中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因此,建立统一的国家,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要求。

  第二,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错的,早已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因此,经济生活往来密切,适宜实行统一国家内的民族区域自治,特别是经济的发展要求各民族接近和统一。

  第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需要各民族互相帮助、共同繁荣。中国汉族人口虽多,但居住面积只占全国的45%至50%,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十分广阔,居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0%强。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汉族和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所在地区拥有的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汉族人口众多,文化技术先进,而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因此,各民族只有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共同繁荣和进步。

  5、为什么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答:(1)我国政治体制本身存在着弊端。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是过去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加强国力和国家的统一,都起过重大作用。但是,这个体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以及形形色色的特权等。这种种弊端不利于发展民主,不利于健全法制,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利于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这些弊端的产生,有思想上和作风上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具体政治体制上的原因。因此,要克服这些弊端,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2)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我国原有政治体制中的一些具体制度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和形成的,存在着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权力、决策高度集中,机构臃肿等现象。实践证明,这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引起诸如高高在上、滥用权力、人浮于事、贪污腐败等方面的问题。所有这些都严重妨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妨碍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现代化的实现。

  (3)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一直比较注意实行集体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生活比较正常。可惜这些好的传统后来没得到很好的坚持和发扬,甚至遭到破坏,这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得以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与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制度方面的问题的关系更大。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因此,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样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6、为什么必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答:第一,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意志与利益的,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法律与人民意志的统一,这样就把党对国家的领导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了。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式的重大发展,也是党更加成熟的表现。

  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如果不上升为制度和法律,并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人民的民主权利就没有保障。实行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民主,既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保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有秩序地进行。

  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中的一切活动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与国之间约定的法则和国际惯例办事。实行依法治国,就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

  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五,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局面,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保证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正确有效地处理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有力打击和控制各种破坏和犯罪活动。要做到这一点,更关键更靠得住的办法就是实行依法治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