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自考问答> 文学类 > 你怎样理解学前教育目标?应如何去实现这些

你怎样理解学前教育目标?应如何去实现这些目标?

2018年12月14日    来源: 自考365   字体:   打印
成绩查询
你怎样理解学前教育目标?应如何去实现这些目标?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学前教育目标是根据统一的教育目的,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水平而提出的具体目标,
它是教育目的在学前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一)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
根据《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我国针对3-6岁儿童的学前教育目标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做了完整表述,即:“对学前儿童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条明确提出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即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包括以下方面:
(1)体育目标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智育目标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德育目标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拨、开朗的性格。
(4)美育目标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体现了我国学前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发展方向。
(二)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
(1)处理好体、智、德、美四育的关系
体育、智育、德育与美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承担着相对独立的任务,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体育主要指向于儿童的身体发展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儿童的生命与健康,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智育主要指向于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增进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即智力;德育主要指向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与技能;美育主要指向于儿童的审美能力的发展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儿童的美感。在全面发展教育中,体育、智育、德育与美育虽然在任务与功能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
(2)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是由我国的教育目的所决定的,对学前儿童而言,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并不等于对全体儿童实施同一标准的教育。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具有年龄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同一年龄阶段的学前儿童在身心发展特点方面具有相同之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要根据每个学前儿童的潜能助其在体、智、德、美等方面有所侧重地发展,在“面面俱到”中做到“重点突出”,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使儿童的个人潜能和社会价值均得到充分展现,这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3)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主体性发展的关系
在学前教育领域,儿童主体性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正确理解主体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就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主体性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并不矛盾,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发展的整体。由体、智、德、美各方面素质构成的人的整体发展是一个有结构的系统,处于这一系统核心地位的正是人的主体性。主体性的发展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人的主体性发展得越好,他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也就越好。
(三)实现途径: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是向学前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最终达成学前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学前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每个幼儿教师每天的教育工作来实现的。在面向学前儿童进行体、智、德、美各方面的教育,贯彻落实学前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学前教育目标的有效贯彻,要求将幼儿园教育的计划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
(2)统一要求与因人施教相结合
统一的教育要求必须与因人施教相结合,才能保证教育目标在每个学前儿童身上的落实,保证每个学前儿童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适宜的发展。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02-106。
本题知识点:学前教育的目标,


 自考365网小编精心为广大自考学员整理的相关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想了解相关自考试题请持续关注自考365网校。
  让自考更有氛围,想加入自考365交流群请添加小编微信zbzikao365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