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特点归类(2)
十二、归纳推理的3个优缺点(P75)
1.优点:得出结论具有可靠性;
2.缺点:<1>它得出结论也可能是错误的;<2>很难建立起具有普遍意义的、高度概括的理论。
十三、社会研究过程的3个特点(P81)——自然科学与社会研究的区别
1.现代自然科学处于高度的理论概括和演绎的阶段,而社会调查研究更多地是从归纳和观察入手。
2.自然现象的同质性较高,而社会现象包含人的主观因素,它的异质性较高。
3.自然科学的理论是对普遍的重复出现的现象加以说明,而社会现象大多数是非重复的、独特的。
十四、实地研究3个特点(P95)
1.准备阶段较短,调查阶段很长。
2.在调查阶段中要经历一个由观察—>发现—>再观察—>再发现的过程。
3.调查阶段与研究阶段紧密结合。
十五、研究假设4个特点(P108)
1.研究假设必须是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而做出的尝试性的理论解释;
2.研究假设必须能够由经验事实来检验;
3.研究假设必须以明确的概念为基础;
4.研究假设必须与有效的观测技术项联系。
十六、社会测量的2个特点(P140)
1.与自然科学相比较,对社会现象的测量其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均较低。
2.社会测量不仅是数量化的,也可以是类别化的。
十七、再测信度2个优缺点(P154)
1.优点:在于能够提供有关测验结果是否随时间而变异的资料;
2.缺点:容易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
十八、抽样调查5个优点(P164)
1.调查费用较低;2.速度快;3.应用范围广;4.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抽样调查因调查对象的数目远较普查少,因此可以设置较多和较复杂的调查项目,并能集中时间和精力作详细的分析。5.准确性高。
十九、等距抽样5个优缺点(P176)
1.优点:<1>易于实施,工作量少;<2>样本在总体中分布更为均匀,抽样误差小于或至多等于简单随机抽样。<3>更适用于同质性较高的总体。
2.缺点:<1>等距抽样是以总体的随机排列为前提,如果总体的排列出现有规律分布时,会使等距抽样产生极大误差。<2>当总体内个体类别之间的数目悬殊过大时,样本的代表性可能较差。
二十、分层随机抽样4个优点(P177)
1.能够克服简单和等距随机抽样的缺点,从不同层获得尽可能均衡的样本数,使样本结构更接近于总体,改善样本的代表性。
2.提高总体参数估计的精确度。
3.有些研究不仅要了解总体的情况,而且还要某些类别的情况。
4.便于行政管理。
二十一、整群抽样的3个优点和3个缺点(P180)
1.优点:<1>通过变换抽样单位扩大抽样的应用范围;<2>可以节省人、财、物;<3>获得抽样框比较容易。
2.缺点:<1>样本分布不均匀;<2>样本的代表性较差;<3>样本数相同时,抽样误差较大。
二十二、偶遇抽样优缺点(P185)
1.优点:方便省力;2.缺点:代表性差,有很大的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