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社会调查原理与调查方法”多选题(7)
13、根据变量之间的关系所呈现的形式,回归有两种:A线性;B非线性;
14、推论统计主要两种方法即:A区间估计;B假设检验;
15、当数据当中出现极端数值时,不能使用:A算术平均数;B标准差;
16、属于差异量数的是:A四分位差;B异众比率;C离散系数;D标准差;E:标准分数;
17、在假设检验中,常用的显著性水平有:A0.01;B0.05;
18、分析的逻辑是指分析时所遵循的:A逻辑方法;B推理过程;
19、两个从统计上看具有相关的变量,他们之间的变量关系有下列三种情况:A实际上无关;B实际上有关;C实际上具有因果关系;
20、两个变量在统计上相关而实际上无关,这种关系称为:A对称关系;B虚假相关;
21、判断因果关系中哪个变量为自变量,哪个为因变量的一般原则有两个:A时间的先后;B变量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22、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有无和大小以用相关系数进行测量,叫做:A统计相关;B统计无关;
23、对详析模式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社会学家有:A迪尔凯姆;B斯多弗;C拉扎斯菲尔德;D罗森伯格;
24、社会研究的目的主要有:A描述;B解释;C预测;D控制;
25、两量变间关系的研究是社会研究中更重要的,主要包括:A虚假无关;B虚假相关;C相互关系;D因果关系;E:统计无关,实际也无关;
26、导致两个无关变量统计相关的原因主要有:A纯属巧合;B同一结果;C功能互依;D不同指标;E:不同的要素;
27、检验两个变量间关系的更重要、更系统的办法就是引入第三个变量。常用的控制变量有:A抑制变量;B外在变量;C歪曲变量;D中介变量;E:条件变量;
28、位于两个变量之前的检验变量有:A抑制变量;B外在变量;C歪曲变量;
29、条件关系对于两变量间关系的解释的更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A修正或发现解释;B选择正确的解释;C发现隐而不彰的事实;D研究事物发展的锐利工具;
30、任何理论分析都必须坚持的原则:A科学性;B客观性;
31、社会研究中常用的比较方法有:A类型比较法;B历史比较法;
32、英国哲学家穆勒1872年提出了五种归纳因果关系的方法:A求同法;B求异法;C求同求异法;D共变法;E:剩余法;
33、理论分析的过程:A由经验到理性认识;B去伪存真;C去粗取精;D由此及彼;E:由表及里;
34、属于抽象思维的一般方法的是:A归纳与演绎;B抽象与概括;C形式逻辑;
35、运用历史比较法进行宏观社会研究的学者包括:A摩尔根;B滕尼斯;C马克思;D迪尔凯姆;
36、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认为,社会发展的进步过程包括:A原始时代;B民俗社会;C文明时代;
1、迪尔凯姆认为,分工的日益专门化和复杂化导致的后果有:A它消弱了乡土和家庭意识使个性的成为可能;B它提高工作效率,刺激了人们的竞争意识;C它使人们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上增强有机团结;D它使社会生活、组织、制度、结构的变化;
2、在五种由客观事实中归纳出因果关系中属于比较法的有:A求同法;B求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