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 笔记串讲 > 07年“组织管理概论”复习题纲参考四

07年“组织管理概论”复习题纲参考四

2007年06月18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第六章 组织与管理方法(重点章节)

  (应主义加深掌握名词解释和简答,并灵活运用。如,系统特征、信息特点还可能出现填空、选择等题型。)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系统 集合了若干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要素,为了实现预定的目的而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具有特定的功能。(重点)

  系统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

  系统的特征:

  1、集合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整体性;更基本、更重要的

  5、环境适应性。

  企业系统的组成要素:

  人、财、物、(有形)时、信(无形)。

  企业内部系统的组成

  1、投入(输入)、

  2、转换(生产、处理)

  3、产出(输出)

  企业系统的输入—转换—输出—反馈 动态过程

  企业管理系统可分为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财务会计和人事组织等子系统。

  信息: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是系统各要素之间联系的特殊形式,它可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事物运动过程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和变化程度。

  信息的特征:

  1、客观性;2、传递性;3、时效性;4、滞后性;5、共享性。

  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重点)

  1、信息是企业计划决策的依据;

  2、信息是进行生产指挥、建立正常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的手段;

  3、信息是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工具。

  企业对信息的要求:

  1、及时 2、准确 3、完整 4、适用5、经济

  企业信息中心的主要任务:

  1、搜集信息,对企业有关的重大问题进行预测

  2、对企业准备采用的方案和措施,提出论证和评价;

  3、收集企业重大决策实施情况,及时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

  企业信息中心的日常工作是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索和输出信息。

  编制成册——输出的形式。

  控制 是按照既定的条件和预定目标,对一个程序事件施加影响的一种行动。

  * 控制程序的三个步骤:(重点)

  1、确立控制标准;

  2、衡量工作成果;

  3、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企业管理中的控制方式:

  1、反馈控制(事后控制):是利用系统输出的信息与系统控制标准进行比较,找出偏差,并指导和纠正系统今后行动的一种控制方式。

  2、事前控制:是指在事态发生变化前就采取措施防止可能出现偏差的一种控制方式。

  3、实时控制:(现场控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取得各种经济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偏差,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保障系统预定目标的实现。

  组织与管理的方法:

  1、行政方法(administrative means):

  依靠行政领导的权力,按行政系统的隶属关系,运用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批示、制度、规定等,来实现管理职能的一种方法。强制性。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意志的代表。

  2、经济方法(economic means):

  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即经济杠杆(价格、工资、奖金、津贴、利润、罚款、分红等)和经济方式(经济合同、经济责任制等),来执行管理职能,实现管理任务的一种方法。

  经济方法的实质是用经济利益,即物质利益原则,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之间的经济利益。

  3、法律方法;

  运用法律方法管理企业一般包括:

  制定经济法规、经济司法、经济仲裁;

  4、教育方法

  5、数学方法:是指运用数学知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定量分析的管理方法。

  行政方法的作用和弊端。

  作用:

  1)运用行政命令,可以迅速使企业全体职工统一认识、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统一纪律,有利于企业任务的完成;

  2)保证企业的发展方向,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法令;

  3)在纠正工作中的错误时,可以迅速控制局面,比较迅速有效的解决问题。

  弊端:

  1)由于行政管理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因而容易使某些领导过分相信行政方法的力量而加以滥用;

  2)由于行政方法是依靠强制和权利,而不是出于群众的自愿,所以群众在执行中往往缺乏热情和动力,容易产生不关心或不合作的消极反映。

  教育方法的作用。

  1)教育方法更适用于传播新想法、新观念、新方法,使人能迅速适应新形势,达到新水平使企业能够紧紧跟上新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2)教育方法不仅能使人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3)教育方法从根本上提高了人的素质,必将对企业各方面的发展起着长期的根本电荷有决定性的影响。

  第七章 组织与管理的外部环境(重点章节)

  (本章的内容较少,但重点很多,应多多注意!并应在简答的答案大纲中,添加注释。)

  1、外部经济环境:

  资本、劳动、价格水平、政府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客户

  2、外部技术环境:

  技术是运用知识一种转换过程,是把原材料转换为 更终产品、服务的机械力、智力的过程。

  技术 是反映我们干事方式方法的知识总和,包括发明创造、技能方法、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经验和知识。

  技术的主要影响 是在于干事的方式方法

  3、外部社会环境:

  外部环境 即组织的外部环境能够影响组织的成长和发展的一切客观事物。

  社会环境 是由生活在既定群体或社会中的人们的态度、要求、期望、智力高低和受教育程度、信念及习惯等构成的。

  社会概念 是指各类组织需要考虑它们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伦理环境 包括一般为人们接受并付之实践的一系列个人行为准则。

  不同的价值观准则使得主管人员难于设计出一个有利于实现业绩和满足感的环境。

  4、外部政治和法律环境:

  对于工商业而言,政府起着两个作用:促进、制约 它刺激经济扩张、发展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甚至采取特殊税率来保护某些企业等。

  有见识的主管人员不仅需要对社会压力 做出反应,而且他们还要预见和处置政治压力问题,以及预见和对应可能发生的法律问题。

  社会责任 公司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反应 一家组织以组织与社会彼此有利的方式,把公司的经营活动及政策方针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的能力。

  经营管理价值观 是指对经营管理好坏的总看法和总评价。

  经营管理价值观包括:

  1、更大利润价值观

  2、委托管理价值观

  3、生活质量价值观

  4、社会效益(公众利益)

  伦理学 一门讨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以及讨论道德责任与义务的学科。

  伦理学三种基本道德理论:

  1、以功利主义理论提出计划和行动应由他们的结果来评价。其基本思想是计划和行动应该生产出更多的商品供给更多的人民

  2、以权力为基础,主张所有的人都享有基本权利,诸如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正当法律手续

  3、公正理论,要求决策者以公平、平等为指导

  伦理制度化的三种方式

  (伦理制度化如何实现?(重点))

  1、运用公司政策或伦理准则

  2、正是任命伦理委员会

  3、在管理人员培训计划中列入伦理学的教育内容常用制定伦理准则

  伦理委员会的职责?(重点)

  1)举行定期会议讨论伦理问题;

  2)处理“灰色区”问题;

  3)把准则向组织的全体成员转播沟通;

  4)对可能出现的违反准则的行为进行检查;

  5)实施准则;

  6)奖赏遵守准则者,处罚违反准则者;

  7)不断审议和不断更新准则,及时把委员会的活动向理事会汇报。

  提高伦理标准的因素。

  1)公开宣传公开性;

  2)提高公众的关注程度;

  3)在企业和高等院校中进行伦理学和价值观的教育。

  企业理论推测:有关忠实和公正,以及有关诸如社会期望、公平竞争、广告、公共关系、社会责任、消费者的自主权和国内外的公司行为等方面的推测。

  1.外部经济环境应包括(资本)、(劳动力)、(价格水平)、(政府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客户)。

  2.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可供信贷)对企业进行控制。

  3.政府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起着(经济杠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组织和社会中的每个人。

  4.企业为公众服务的期望和要求,受(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影响。

  5.企业取得成功的更重要因素之一是(顾客)。

  6.有见识的主管人员不仅需要对(社会压力)做出反映,而且他们还要预见和处置(政治压力)问题,以及预见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法律问题)。

  7.经营管理价值观的形成来自于(经营管理中的伦理准则)。

  8.人们认为实现伦理制度化的关键是要任命一个企业内部与外界组成的(伦理委员会)。

  劳动力对组织的影响

  1)劳动力的质量决定价格;

  2)劳动力的价格对企业来说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经济投入,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