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 笔记串讲 > 自考“邓小平理论概论”历年常试题目2

自考“邓小平理论概论”历年常试题目2

2007年06月11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答:1.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2.中心:提高经济效益。

  3.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4.结构:优化结构就是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5原因:第一、可以节约资金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同资源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

  第二、可以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消费品的品种,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第三、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九。区域经济梯次推进。

  答:1.内容:“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987年邓小平提出)

  2.依据: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构想,正是运用这一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3.加快中西部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东部发展更快,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了,于是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把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方针。

  十。基本经济制度。

  答: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在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所决定的。具体原因是: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第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凭借自身的力量和手段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第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控制着生产和流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四、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切实保证。

  第五、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4.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所有制与非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区别: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其核心是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社会或劳动者集体支配、经营生产资料并对产品进行分配的具体方式,它主要是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十一。分配制度。

  答:1.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劳动作为人个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2.分配制度的内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分配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一,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第二、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

  第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第一,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需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就是在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时,把劳动报酬和劳动效率挂钩。在其它分配方式中,需把生产要素获得的利益,同各种经济的效率相结合。

  第三,兼顾公平就是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做到合理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第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兼顾公平有利于防止收入的过分悬殊,保持社会稳定。

  第五,在微观层次应坚持效率优先,侧重于效率实行;在宏观层次,侧重于体现公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