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历年试题 > 北京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预测试卷(二)

北京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预测试卷(二)

2006年10月10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查分预约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下列哪位作家被钱杏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更杰出的“教育小说家”?

  A. 叶圣陶                    B. 朱自清

  C. 冰心                      D. 茅盾

  2. 《屏风后》是下列哪一位作家的作品?

  A. 陈白尘                    B. 欧阳予倩

  C. 夏衍                      D. 田汉

  3. 历史剧《屈原》创作于

  A. 1937年                    B. 1938年

  C. 1942年                    D. 1945年

  4. 季泽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 《春桃》                  B. 《生死场》

  C. 《金锁记》                D. 《围城》

  5. 朱自清的《给亡妇》一文全篇都是

  A. 与孩子的对话              B. 与父母的对话

  C. 与亡妇的对话              D. 与朋友的对话

  6. 下列哪一部作品称的上是心理小说?

  A. 《人生哲学的一课》        B. 《菱荡》

  C. 《金锁记》                D. 《梅雨之夕》

  7. 方治国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 《子夜》                  B. 《潘先生在难中》

  C. 《街景》                  D. 《在其香居茶馆里》

  8. 下列哪一部作品是丁玲到陕北以后创作的?

  A. 《梦珂》                  B. 《莎菲女士的日记》

  C. 《我在霞村的时候》        D. 《韦护》

  9.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以上诗句出自下列哪位诗人之手?

  A. 袁可嘉                    B. 卞之琳

  C. 郑敏                      D. 冯至

  10. 下列哪一位人物形象更终决定搬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

  A. 翠姨                      B. 莎菲

  C. 何彬                      D. 涓生

  11. 李玉亭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 《围城》                  B. 《四世同堂》

  C. 《子夜》                  D. 《日出》

  12. 在小说中描绘山水田园画面,追求唐诗绝句意境的作家是

  A. 沈从文                    B. 废名

  C. 施蛰存                    D. 冰心

  13. 下列哪一部作品不是赵树理创作的?

  A. 《李家庄的变迁》          B. 《三里湾》

  C. 《山乡巨变》              D. 《传家宝》

  14. 陶家村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人物的生活场景?

  A. 《菱荡》                  B. 《萧萧》

  C. 《林家铺子》              D. 《春桃》

  15. 胡适的《蝴蝶》一诗创作于

  A. 1915年                    B. 1916年

  C. 1917年                    D. 1919年

  16. 下列哪一部作品曾与卢焚的《谷》等一起获得天津《大公报》文艺奖金?

  A. 《荔枝小品》              B. 《泽泻集》

  C. 《寄小读者》              D. 《画梦录》

  17. 《昨日之歌》是下列哪一位诗人的诗集?

  A. 徐志摩                    B. 冯至

  C. 闻一多                    D. 卞之琳

  18. 鲁迅早期的白话小说《故乡》发表于

  A. 1918年                    B. 1919年

  C. 1920年                    D. 1921年

  19. 艾青的著名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写于

  A. 1933年                    B. 1936年

  C. 1938年                    D. 1942年

  20. 以长篇小说《桥》而被周作人大为称道的小说家是

  A. 废名                      B. 沈从文

  C. 穆时英                    D. 许地山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 下列属于现代派诗人的作品有

  A. 《灾难的岁月》            B. 《距离的组织》

  C. 《尺八》                  D. 《有的人》

  E. 《云游》

  22. 下列属于散文的有

  A. 《雨天的书》              B. 《自己的园地》

  C. 《画梦录》                D. 《车厢社会》

  E. 《泪与笑》

  23. 下列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有

  A. 《沉沦》                  B. 《伤逝》

  C. 《故乡》                  D. 《人生哲学的一课》

  E. 《梅雨之夕》

  24. 下列哪些是40年代完成的作品?

  A. 《小城三月》              B. 《围城》

  C. 《莎菲女士的日记》        D. 《金锁记》

  E. 《荷花淀》

  25. 下列属于独幕剧的有

  A. 《一只马蜂》              B. 《屏风后》

  C. 《三块钱国币》            D. 《压迫》

  E. 《妙峰山》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70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 匡复

  27. 《人生哲学的一课》

  28. 《野草》

  29. 穆时英

  30. 牛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 请简单谈谈你对朱自清散文《背影》创作背景的认识。

  32. 简述沈从文《边城》作为“诗化小说”在艺术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33. 简述郁达夫《沉沦》主要在哪些方面体现出浪漫主义的特色?

  34. 曹禺的剧作以紧张的戏剧冲突见长,请结合《雷雨》第四幕谈谈你对这一点的认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5. 结合作品,谈谈对阿Q形象典型意义体现在哪几个不同的层次之上?你认为哪个层次更有深度和广度?

  36. 请结合《手推车》论析艾青的诗是如何将情、音、光、色、图融合协调在一起的。你认为这样做收到了什么样的审美效果?

  六、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37. 阅读叶圣陶的散文《没有秋虫的地方》。该文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600字)(附原文)

没 有 秋 虫 的 地 方

叶圣陶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有,邻居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拟声词)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的秋虫的信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本没有秋虫这东西。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

  若是在那鄙野的乡间,这时候满耳朵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或者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间呢,明耀的星月或者徐缓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里惟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们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

  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更喜欢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到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意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更难堪而亟欲逃避的,唯有这一个淡漠无味!

  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多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苦胜于哀乐两忘。但这里并不是说愉快欢乐是要不得的,清健的醒是不需求的,甜汤是罪恶的,狂笑是魔道的;这里只是说有味总比淡漠远胜罢了。

  所以虫声是足系恋念的东西。又况劳人秋士独客思妇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人,他们当然也是酷嗜味道的,当这凉意微逗的时候,谁能不忆起那美妙的秋之音乐?

  可是没有,绝对没有!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不能飞又不能跳,还是死守在这里。想到“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关注添加

扫码添加学习顾问

了解考试计划,进行学习规划
备战考试,获取试题及资料

扫码下载APP

海量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免费下载领取

扫码进入微信小程序

每日练题巩固、考前模拟实战
免费体验自考365海量试题

免费题库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