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历年试题 > 有关哲学家或哲学派别的命题(3)

有关哲学家或哲学派别的命题(3)

2007年06月06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成绩查询

  这是一些测试题,如果你没有试卷,你可以做一下,看自已的水平。

  11,“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王夫之,是说,根据客观对象才得以发生主体认识,主体的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对象。)

  (五)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典型观点列举

  1,“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是说,“行”是“学”的表现。)

  2,“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是强调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3,“只有两件:理会,践行”,“行为重。”(朱熹,认为知先于行,在认识上道理明了,就会指导人去行动;行重于知,理会的目的在于践行,只是理会不去践行,等于没学。)

  4,“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朱熹,是说,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关系。)

  5,“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朱熹,是说,知而不行,则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知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偏废。这是知行关系问题上的相互辩证法思想。)

  6,“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是说知是行的来源,行是知的作用;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认为知决定行。颠倒了知和行的关系,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

  7,“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认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合一。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8,“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是故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王阳明,强调只有通过“行”才能掌握学问,才能穷理。这是合理的观点。)

  9,“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所行。”(王夫之,强调知行统一。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10,“行可兼知,行高于知。”(王夫之,强调行对知的决定作用。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11,“行而后知”,“'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 ”(魏源,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行先知后。这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12,“知难行易”,“天下事惟患于不能知耳,倘能由科学之理则,以求得其真知,则行之决无所难。”(孙中山,在知行关系上认为,知是难的,行是易的,即知难行易。)

  13,“行先知后”,“宇宙间的道理,都是先有事实,然后才发生言论,并不是先有言论,然后才发生事实”,“夫维新变法,国之大事也,多有不能前知者,必待行之成之而后乃能知之也。”(孙中山,认为,行在先,知在后,“行先知后,”知是从行中来的,能实行便能知,能知便能进步。)

  14,“科学虽明,惟人类之事仍不能悉先知之而后行知之也,其不知而行之事,仍较于知而后行为尤为也。且人类进步,皆韧于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则,而不以科学之发明为之变易者也。”(孙中山,是说行先知后,行易知难。这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六)中,西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典型命题列举

  1,“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老子)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老子)

  3,“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程颐)

  4,“有是理,后生是气”,“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理在物先,理在事先”。(朱熹)

  5,“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黑格尔)

  6,“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图)

  7,“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8,人为天命所主宰。

  (七)中,西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典型命题列举

  1,“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2,“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3,“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

  4,“心即理。”(陆九渊)

关注添加

扫码添加学习顾问

了解考试计划,进行学习规划
备战考试,获取试题及资料

扫码下载APP

海量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免费下载领取

扫码进入微信小程序

每日练题巩固、考前模拟实战
免费体验自考365海量试题

免费题库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