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的题旨和艺术手法。
分析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的题旨和艺术手法。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本篇虽是散曲,却采用了戏曲的代言体形式,从一位熟知刘邦老底的乡民的视角来写高祖还乡的种种情况,看似嘲笑乡民“有眼不识泰山”,其实这是障眼法,目的是便于肆无忌惮地表现对皇帝的大不敬。皇帝还乡的种种阔气排场,甚至被神化为“真龙天子”的皇帝本人,通过乡民眼睛的折光,全都失去了庄严的色彩,变得极其滑稽可笑,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80。 本题知识点:睢景臣,
让自考更有氛围,想加入自考365交流群请添加小编微信zbzikao365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