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类 > 试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试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2018年12月14日    来源: 自考365   字体:   打印
报名预约
试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一、强烈的主观色彩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诗中经常有“我”在,呈现出他人无法摹拟的个性特色。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以大鹏自喻,并非庄子式的逍遥以自适的大鹏,而是奋飞以引起震动惊怪的大鹏。在这不凡的浩大气势里,体现的是自信与进取的志向和傲世独立的人格力量。李白诗之所以惊动千古者在此,正如他在《江上吟》诗中所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飚和喷溢的火山。如《鸣皋歌送岑征君》抒写对于政治黑暗、是非颠倒的愤慨,悲愤不平,慷慨激昂。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变换,追摹情绪冲动时情感喷发奔涌的起伏跌宕,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二、想象的变幻莫测
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如: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李白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
三、意象类型与词语色调
与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如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雄奇壮美的意象组合,给人以一种崇高感。
但是,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这些明净景物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涵。因此,李白诗的意象,便有壮美与优美两种类型。
李白在《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一诗中说:“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他对白色的透明体,有一种本能的喜欢,月的形象在李白诗中反复出现。在李白诗里,用得更多的色彩字是“白”,其次是金、青、黄、绿、紫等。他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色调,不喜欢灰暗色。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亲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260。
本题知识点: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自考365网小编精心为广大自考学员整理的相关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想了解相关自考试题请持续关注自考365网校。
  让自考更有氛围,想加入自考365交流群请添加小编微信zbzikao365

关注添加

扫码添加学习顾问

了解考试计划,进行学习规划
备战考试,获取试题及资料

扫码下载APP

海量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免费下载领取

扫码进入微信小程序

每日练题巩固、考前模拟实战
免费体验自考365海量试题

免费题库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