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甫诗歌的写实手法。
试论杜甫诗歌的写实手法。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杜诗的诗史性质,决定了写实的写作手法。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确实是杜诗很突出的特点。杜甫继承了《诗经》、《离骚》重兴寄的爱国忧民精神,又发展了两汉乐府民歌“写时事”的优良传统,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杜甫的乐府古体诗,除了效法汉魏古乐府取题的用意以“行”诗写时事外,还能自立新题,独创格调。如《兵车行》。此诗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而不顾百姓死活,不用《从军行》一类的乐府旧题,而是自创新题直接针砭时弊。在写法上,开头摹写送别惨状,是纪事;自“行人但云”以下为征夫的诉苦,为纪言,采用客观的纪实描写手法,叙述者完全站在同情人民疾苦的立场上。
杜诗的写实,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这些细部描写,或人或物或心情,精心刻画,从细微处见出真实,展开画面,把人引入某种氛围、某种境界。《北征》叙从凤翔行在往郎州省家的一路所见,他写的都是不起眼的平常细事,但正是这些细小的描写,从一个视角展现了广阔的历史诬面。也正是这些细小的描写,使杜诗的叙事方式有别于前此的叙事诗。它从概括描写走向写具体事件的片断,因写细节而更少概括描写常有的夸张,更多真实感。故事性被冲淡了,而生活色彩则得到极大的加强。
杜诗的写实还融入了强烈的抒情,以时事入诗却含有泪水和深情。这除了他能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外,还在于他本人就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员,只要真实地讲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叙述出来,就成为了人民的代言人。《壮游》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都是此类佳作。“诗史”首先是诗,人们读杜诗的兴味远远超过读史,就因为它充满了感情的形象画面,含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如《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物是人非,不胜沧桑,这是战乱中逃难的人都会有的感受。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265、266。 本题知识点:杜甫及其诗歌的诗史性质,
让自考更有氛围,想加入自考365交流群请添加小编微信zbzikao365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