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类 > 试述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试述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2018年11月27日    来源: 自考365   字体:   打印
报名预约
试述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①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需要。社会化大生产不仅需要一国之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紧密联系,也需要国与国之间进行广泛的联系,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国际分工和协作。当生产社会化越出国界向国际发展时,生产社会化就表现为生产国际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在不断提髙,生产国际化成为必然,这需要中国在对内开放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
②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开放经济,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髙资源配置效率,必须在统一国内市场的同时放开国际市场。也就是说,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要把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除了发展统一的国内市场外,还必须通过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参与合理的国际分工来实现。在开放的世界经济中,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都不可能只在一国范围内进行,商品、资本、劳动、技术等都必须在国际间流动,资源必须在国际范围进行配置,必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这就要求中国必须要对外开放。
③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髙离不开充足的和高质量的各种生产要素,诸如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但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拥有自己发展经济所必需的一切生产要素,通过对外开放引进自己国家发展经济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将会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例如,通过对外开放,可以积极合理地利用外资,弥补中国现代化建设中资金的不足;通过对外开放,可以引进先进技术成果,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对外开放,可以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政府、市场、企业的管理水平等等。与此同时,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可以在对外开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例如,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发展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产业,在国际贸易中换取中国在生产上不具有优势的产品,从而节约国内生产要素的耗费,节约社会劳动,提髙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
随着国际分工、科学技术进步、跨国公司等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性潮流。经济全球化要求把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求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能够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各国、各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消极作用。但不管如何,各国、各地区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获得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来,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得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因此,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中国必须对外开放。
⑤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的浪潮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国际分工和经济髙度国际化的发展,使各国的生产、流通、投资等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整个世界经济的开放程度也随之而日益增强。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市场的形成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在越来越多的生产领域中,更有效益的生产规模,其产量并不是一国的市场所能容纳的,需要到几个、十几个、几十个国家的市场上去销售;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质量的提高,所需要的大量科研费用,也越来越多地通过采用国际合作和国际分工的办法来获得。在国际贸易和资本国际流动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开放已使各国的生产和流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国家无论其社会制度如何、规模大小,都被卷入了世界市场,成为世界经济整体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也不例外。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268。

 自考365网小编精心为广大自考学员整理的相关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想了解相关自考试题请持续关注自考365网校。
  让自考更有氛围,想加入自考365交流群请添加小编微信zbzikao365
你可能喜欢

关注添加

扫码添加学习顾问

了解考试计划,进行学习规划
备战考试,获取试题及资料

扫码下载APP

海量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免费下载领取

扫码进入微信小程序

每日练题巩固、考前模拟实战
免费体验自考365海量试题

免费题库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