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类 > 试述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依据和主要目标。

试述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依据和主要目标。

2018年11月27日    来源: 自考365   字体:   打印
报名预约
试述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依据和主要目标。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一)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依据
(1)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化大生产发展从两个方面要求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各部门、各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市场机制的调节难以达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来保持各企业、各部门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协调发展。二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通过宏观调控来为经济发展创造各种基础条件。
(2)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缺陷的需要。
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有优势,但也存在不足。一是市场并不是对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能够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市场调节发挥作用的优势领域和范围主要是在微观经济领域。在宏观领域中,市场的调节作用比较弱。例如对经济总量的调节、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发展速度的控制等,些问题主要由政府来解决,否则经济就不能实现稳定、协调发展。二是市场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时候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市场调节经济活动是通过各经济主体追求经济利益更大化来实现的,它的作用机制是纯经济性的。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纯经济性的,除了经济问题之外还有社会问题需要解决。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由国家采取措施进行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处理好各种社会问题。
(3)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国家经济职能的需要。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国家对内、对外的经济职能都在进一步强化。一是对内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职能的发挥。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主要是依靠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来实现。二是对外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根据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为本国的企业创造更好的条件,使本国的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
(二)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它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人均收入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总量上的增长是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高基础上的。
第二,增加就业。扩大就业不但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劳动力要素,而且能够促使居民收入普遍增长。增加就业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
第三,稳定物价。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衡发展的保证。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中出现顺差或逆差都需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长期的经常项目逆差会影响币值稳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同时会大量消耗国际储备并降低国内、国际对本国经济的信心,出现资本外逃,投资环境恶化,削弱国家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甚至可能会出现经济危机。因此,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管理等手段,保持国际收支的健康和平衡。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参见教材P213-215。
本题知识点: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
 自考365网小编精心为广大自考学员整理的相关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想了解相关自考试题请持续关注自考365网校。
  让自考更有氛围,想加入自考365交流群请添加小编微信zbzikao365
你可能喜欢

关注添加

扫码添加学习顾问

了解考试计划,进行学习规划
备战考试,获取试题及资料

扫码下载APP

海量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免费下载领取

扫码进入微信小程序

每日练题巩固、考前模拟实战
免费体验自考365海量试题

免费题库

新人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