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份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089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是由__________、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等部件组成。存储器包括__________.
2.从交换原理可看出,虽然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都采用了传统的__________技术,但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最大区别是分组交换在交换节点上使用了计算机,且__________完全可以在计算机内存中进行处理,使得分组的转发速度非常迅速。
3.数据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4.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上层是__________层,下层是__________层。
5.网络协议包含三要素,这三要素分别是语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十进制数215转换成二进制数是__________,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__________.
7.中继器是扩展__________的硬件设备,属于__________的中继系统。中继器能把有效的连接距离扩大一倍。
8.在计算机内部,字节一般由__________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汉字的机内码通常用__________个字节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4分)
1.计算机对指令进行译码的部件是( )
A.控制器 B.运算器 C.存储器 D.键盘
2.Windows98可以安装在( )分区上。
A.FAT B.NTFS C.HPFS D.Linux Ext2
3.操作系统的作用是( )
A.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并给应用程序和用户提供使用这些资源的界面
B.提供访问文件的能力
C.提供输入输出的能力
D.提供丰富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前台执行的应用程序具有( )
A.输入焦点 B.最小化的窗口
C.无法被关闭 D.最大化的窗口
5.要显示以前打开过的文档清单,应该选择“开始”菜单中的( )选项。
A.程序 B.查找 C.设置 D.文档
6.在多用户系统中,终端的特征是( )
A.具备并行的数据处理能力 B.具备单独的数据处理能力
C.不具备单独的数据处理能力 D.具备串行的数据处理能力
7.主机和终端都处于网络的外围,它们构成了( )
A.通信子网 B.资源子网 C.操作系统 D.网络服务
8.以下关于集中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集中器集中各低速链路的信息,使它们共享一条高速传输线路
B.集中器集中各高速链路的信息,负责协调使它们共享一条低速传输线路
C.集中器集中各低速链路的信息,使它们加速在高速线路中传输
D.集中器集中各高速链路的信息,使它们协调进入低速的接收设备
9.采用“0”比特填充法进行位同步控制,同步位模式为01111110.如果需要传送的比
特串为0111110111111110,则经填充后,此比特串变为( )(不包括起始和结束标志)
A.011111001111101110 B.011111001111110110
C.011111010111011110 D.011111101111111110
10.TCP端口的作用是( )
A.提供差错和流量控制 B.提供主机的唯一标识
C.提供面向连接的控制 D.为进程提供传输层的服务接入点
11.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 )
A.物理层 B.网络层 C.MAC层 D.传输层
12.使用10BASE-T来组网,每段双绞线最大长度为( )
A.500米 B.300米 C.1000米 D.100米
13.网桥工作在( )
A.物理层 B.网络层 C.数据链路层 D.传输层
14.PPP是( )的协议。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1.报文
2.网络协议的体系结构
3.帧
四、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1.在局域网中和传输时延很大的卫星链路中进行差错和流量控制有何不同?
2.以太网的数据传输和多路复用技术有什么不同?
3.集线器的工作原理与交换式集线器有何不同?
4.广域网和局域网所采用的技术有何不同?
五、论述题(共16分)
海明码对4位信息位进行编码并传输,在仅有一位错的情况下接收端收到的码字为a6a5a4a3a2a1a0=1010100,问在最多一位错的情况下发送端发送的码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