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植物生产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2717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按地球上物质生产和能量转化的特点,属于第一性生产(初级生产)的是( )
A.动物生产 B.农作物生产 C.微生物生产 D.副业生产
2.我国的农作物生产在合理复种、多熟种植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重视( )
A.恢复和培养地力 B.根外追肥 C.施用农药 D.施用生长调节剂
3.下列作物根系属须根系的是( )
A.大豆 B.小麦 C.茄子 D.棉花
4.下列植物的花为雌雄异株的是( )
A.玉米 B.石榴 C.大麻 D.小麦
5.玉米果穗的花序为( )
A.穗状花序 B.头状花序 C.肉穗状花序 D.复穗状花序
6.果品风味品质的苦涩味主要决定于果实内的( )
A.糖分 B.酚类物质与单宁 C.挥发性物质 D.有机酸
7.作物群体的光饱和点比单叶光饱和点( )
A.高 B.低 C.近似 D.相等
8.作物对某种养分的需要最迫切、最重要的时期,称为作物营养临界期,氮素的营养临界期一般在( )
A.幼苗期 B.营养生长期
C.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折时期 D.成熟期
9.将母株上的枝条人为地压入土中或包裹在能发根的基质中,使之形成不定根,然后再与母株分离,形成一个新植株的繁殖方法叫( )
A.种子繁殖 B.有性繁殖 C.嫁接繁殖 D.压条繁殖
10.作物种子进行层积处理的目的是( )
A.延长休眠 B.防止腐烂 C.打破休眠 D.吸收氧气
11.影响农产品呼吸作用的内因是( )
A.种类 B.温度 C.气体 D.湿度
12. ( )
A.平均优势 B.超亲优势 C.对照优势 D.特殊配合力
13. ( )
A.品种纯度 B.种子净度 C.发芽势 D.发芽率
14.在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
A.间作 B.混作 C.复种 D.套作
15.在描述塑料大棚内气体变化的下列方式中,正确的是( )
A.白天CO2高,O2低 B.白天CO2低,O2低
C.夜间CO2高,O2低 D.夜间CO2低,O2高
16.抑草效果最好的地膜是( )
A.无色透明膜 B.绿色膜 C.兰色膜 D.黑色膜
17.棉花需水临界期是( )
A.苗期 B.蕾期 C.吐絮期 D.花铃期
18.水稻的经济系数一般为( )
A.100%左右 B.70%左右 C.50%左右 D.30%左右
19.水稻播种面积和总产在我国粮食作物中位于(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20.小麦属于( )
A.长日照作物 B.短日照作物 C.定日照作物 D.中性作物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脱落酸的主要功能是( )
A.抑制生长 B.促进器官的脱落 C.促进休眠
D.在缺水、淹水及矿物质失调等条件下,引起气孔的迅速关闭
E.促进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22.影响作物休眠的环境因素有( )
A.品种 B.光照 C.温度?
D.氧气 E.水分
23.用作繁殖器的变态茎有( )
A.球茎 B.鳞茎 C.块茎
D.根茎 E.匍匐茎
24.影响作物根外追肥效果的因素有( )
A.营养溶液的种类 B.溶液浓度 C.溶液的pH值
D.溶液在叶片上湿润的时间 E.喷洒次数和部位
25.下列作物中属于喜温暖型的是( )
A.蚕豆 B.玉米 C.棉花
D.甘薯 E.芝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雄性不育
27.无土栽培
28.植物生长调节剂
29.作物病害的症状
30.玉米棒(穗)三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1.什么是果树结实大小年?对果树生产有何影响?
32.何谓作物的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三者关系如何?
33.简述氮素的营养功能。
34.简述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35.简述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试述复种所需的条件。
37.试述棉花育苗移栽的意义和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