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份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040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寓教于乐”的提出者是( )
A.柏拉图 B.贺拉斯
C.黑格尔 D.马克思
2.鲍姆嘉通将美学定义为( )
A.感性学 B.理性学
C.社会学 D.脑科学
3.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创造性、情感性和( )
A.理性 B.感性
C.协调性 D.想象性
4.美育的形象性是指具体可感性、生动丰富性和( )
A.主观任意性 B.深邃意味性
C.抽象概念性 D.逻辑推理性
5.美育的任务在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 )
A.培养艺术家 B.培养美学理论工作者
C.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D.塑造审美心理结构
6.审美感知能力包括审美知觉能力和( )
A.审美感觉能力 B.审美鉴别能力
C.审美欣赏能力 D.审美创造力
7.人的美大致可分为三类,即人格美、服饰美和( )
A.人体美 B.道德美
C.心灵美 D.语言美
8.从古到今,人类的生活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生存型、完善型和( )
A.动物型 B.发展型
C.享受型 D.吃苦型
9.学校美育大致有三种形式,即课堂教学美育、课外活动美育和( )
A.社会环境美育 B.家庭环境美育
C.学校环境美育 D.自由游戏美育
10.学校美育的特征在于系统性、计划性、以教学为主和( )
A.强制性 B.理性
C.思想性 D.针对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感性是指( )
A.想象 B.官能感觉 C.本能欲望
D.情感 E.理解
2.美育的任务在于( )
A.培养艺术家 B.培养美学理论工作者 C.提高正确的审美观
D.塑造审美心理结构 E.提高审美能力
3.自然美是( )
A.纯客观的 B.纯主观的 C.主客观的统一
D.离不开社会实践 E.以上看法,除D外,都有一定的道理
4.视听综合艺术包括( )
A.戏曲 B.舞蹈 C.电影
D.电视剧 E.摄影艺术
5.家庭美育的形式有( )
A.胎儿美育 B.孕妇美育 C.游戏美育
D.艺术美育 E.家庭环境美育
6.由国家建立起来的专门的社会美育的设施和机构有( )
A.博物馆 B.动物园 C.植物园
D.公园 E.展览馆
7.关于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A.美育就是德育 B.美育与德育相互渗透相互依存
C.美育与德育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D.美育是德育的有力手段
E.无论从性质、功能、范围和方式,美育与德育都是有区别的
8.小学少儿的想象有如下特点( )
A.有意性迅速增长 B.创造性日益增多 C.更富于现实性
D.具有精确完整性 E.具有概括逻辑性
9.自然美在青少年美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原因在于( )
A.欣赏自然美,有助于青少年直观洞察力的培养
B.欣赏自然美,有助于建立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C.欣赏自然美,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
D.欣赏自然美,有助于身心健康
E.欣赏自然美,有助于高尚心灵的培养
10.小学美育的实施方法( )
A.教师教导法 B.直观欣赏法 C.理论讲解法
D.参观访问法 E.亲自实践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人格教育
2.审美鉴赏力
3.技术美
4.文明
5.智育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塑造审美心理结构的意义。
2.自然美的美育作用。
3.社会美育的特点。
4.小学美育的实施原则。
5.教师内在审美素养的培养有哪些途径?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感性教育、趣味教育和人格教育之间的关系。
2.教师审美素养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