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 笔记串讲 > 2016年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麦坚利

2016年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麦坚利堡

2016年08月03日    来源:自考365   字体:   打印

  《麦坚利堡》

罗门

  一、作者简介:

  罗门是台湾十大著名诗人之一,也被认为是有世界级水准的诗人。曾任“蓝星诗社”社长。多种生活的形态与环境的经历,给诗人带来多层次的美感经验。从故乡蓝蓝的海水到异乡白茫茫的烟雾;从早春的笑声至散落的弹片,到碎落的岁月到飘雪的视野;从机场到球场到农场到“官场”到生命的广场都是诗人书写的对象;他强调诗是美与“精神深度”的结合。作品多写战争、死亡题材,重视人性的真诚与尊严,批判机械的文明,致力于人类心灵的探索。代表作有《曙光》、《死亡之塔》、《罗门诗选》等。

  “蓝星诗社”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等人于1954年成立的现代诗歌文学团体,并逐渐形成了蓝星诗群诗歌流派。蓝星诗群诗歌流派的代表诗人有余光中、钟鼎文、罗门、蓉子等。蓝星诗社出版了《蓝星诗刊》、《蓝星诗页》、《蓝星年刊》等诗刊杂志。蓝星诗群的诗人以发展个性,提倡乡土文化等为写作宗旨,以诗歌来体现出生活态度和面对现实的艺术价值观念。蓝星诗社的成立对台湾的诗歌文学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麦坚利堡是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七万美军在太平洋地区战亡建的墓地。美国人在马尼拉城郊,以七万座大理石十字架,分别刻着死者的出生地与名字,非常壮观也非常凄惨地排列在空旷的绿坡上,展览着太平洋悲壮的战况,以及人类悲惨的命运,七万个彩色的故事,是被死亡永远埋住了。这个世界在都市喧噪的射程之外,这里的空灵有着伟大与不安的战栗,山林的鸟被吓住都不叫了。静得多么可怕,静得连上帝都感到寂寞不敢留下;马尼拉海湾在远处闪目,芒果林与凤凰木连绵遍野,景色美得太过忧伤。天蓝,旗动,令人肃然起敬;天黑,旗静,周围便黯然无声,被死亡的阴影重压着……作者本人更近因公赴菲,曾与菲作家施颖洲、亚薇及画家朱一雄家人往游此地,并站在史密斯、威廉斯的十字架前拍照。

  二、知识点。

  1.识记作者是“蓝星诗社”创始人,代表作《曙光》、《死亡之塔》;本诗是悼亡诗。

  2.分析本诗的主题意蕴。

  本诗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世界性影响的现代悼亡诗。诗人罗门站在马尼拉海湾的麦坚利堡前,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留下的悲惨而壮观的景象,写下了这首反思战争及人类悲剧命运的诗篇。

  诗作第一节诗人先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战争”坐在麦坚利堡哭七万个亡灵,怜悯他们的“名字运回故乡,比入冬的海水还冷”。使我们获得瞬间亲临巨大悲哀现场的体味。“哭”的拟人化,赋予抽象战争以实体的印象。“它的笑声 曾使七万个灵魂陷落在比睡眠还深的地带”,当年残害生灵的笑与现场的哭,这一哭一笑,是两种时空交错撞击,情感截然相反,鲜明的对比使全诗笼罩着人类悲惨命运的氛围。“血”与“伟大”的对视中,它的副产品是冷漠且恐怖的 “死亡”。

  诗作的第二节,面对着史密斯、威廉斯的亡灵,就像面对着七万个战死的英灵。诗人在再现当时悲壮凄惨的战争景象的同时,一连发出诘问:“在死亡的喧噪里 你们的无救 上帝的手呢 血已把伟大的纪念冲洗了出来 战争都哭了 伟大它为什么不笑”“ 那里是你们童幼时眼睛常去玩的地方 那地方藏有春日的录音带与彩色的幻灯片”。这令人震惊的诘问表明了诗人在战争中寻找生命的存在和定位。

  第三节,站在七万个十字架坟茔,感到可怕的万赖寂静。“麦坚利堡鸟都不叫了 树叶也怕动 凡是声音都会使这里的静默受击出血 空间与时间绝缘 时间逃离钟表 这里比灰暗的天地线还少说话 永恒无声” “冷”、“静”是全诗着力描述的氛围,全诗的调子低沉、 阴冷,阴冷得“凡是声音都会使这里的静默受击出血”;静得如此可怕,“神都将急急离去”。麦坚利堡被死亡的感觉重压着。但是这庄严肃穆的纪念地,不过是“死者的花园活人的风景区”,这充满讽刺性的气氛是人们感到死亡的重压。

  第四节,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悲天泣地的大浮雕 挂入死亡更黑的背景”正当读者感情陷入激越的高潮时,诗作却“你们是哪里也不去了太平洋阴森的海底是没有门的”沉重地戛然而止,造成了有力的震撼效果,突出了主题。作者在死亡与伟大,哭与笑,历史与现实的反复对比思索中对人类的悲剧命运给予了揭示。

  战争是人类生命与文化数千年来所面对的一个含有伟大悲剧性的主题。在战争中,人类往往必须以一只手去握住“伟大”与“神圣”,以另一只手去握住满掌的血,这确是使上帝既无法编导也不忍心去看的一幕悲剧。可是为了自由、真理、正义与生存,人类又往往不能不去勇敢的接受战争。透过人类高度的智慧与深入的良知,我们确实感知到战争已是构成人类生存困境中,较重大的一个困境,因为它处在“血”与“伟大”的对视中,它的副产品是冷漠且恐怖的“死亡”。在“麦坚利堡”那首诗中,便是表现了这一强烈的悲剧性的感情。

  3.分析本诗采用的拟人,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以及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拟人:“战争坐在此哭谁 它的笑声 曾使七万个灵魂陷落在比睡眠还深的地带”。 “哭”的拟人化,赋予抽象战争以实体的印象。

  对比:诗作第一节诗人先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战争”坐在麦坚利堡哭七万个亡灵,怜悯他们的“名字运回故乡,比入冬的海水还冷”。使我们获得瞬间亲临巨大悲哀现场的体味。“哭”的拟人化,赋予抽象战争以实体的印象。“它的笑声 曾使七万个灵魂陷落在比睡眠还深的地带”,当年残害生灵的笑与现场的哭,这一哭一笑,是两种时空交错撞击,情感截然相反,鲜明的对比使全诗笼罩着人类悲惨命运的氛围。“血”与“伟大”的对视中,它的副产品是冷漠且恐怖的 “死亡”。

  本诗中死亡与伟大,哭与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对比。“在死亡的喧噪里 你们的无救 上帝的手呢 血已把伟大的纪念冲洗了出来 战争都哭了 伟大它为什么不笑”

  4.分析本诗的艺术特点。

  诗人以心灵观照的方式,幻景与实景杂揉于一体;灵活地使用对比与衬托手法;想象力丰富,意象奇特新鲜,如用形容时间凝固等。气势豪放,诗句充满张力;语言凝练、沉重。

  本诗哀悼的是史密斯、威廉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