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公共课 > 07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6

07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6

2007年06月11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成绩查询

  6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1)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社会的人,包括个体,集体和社会。认识的主体具有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实践性特征。客体是指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联系的对象,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客体具有对象性。

  (2)主体和客体是反映被反映,改造被改造相互作用的关系。主体是反映者,改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被改造者。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即主体作用于客体;同时客体也作用于主体,即主体在改造客体时能动地反映客体。

  (3)主体和客体首先是改造被改造关系,即实践关系,然后才是反映被反映关系,即认识关系,此外,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还包含着审美关系和价值关系。

  65.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1)人的认识活动是由认识的主体,认识的客体,认识的中介所构成的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 (2)在认识系统中,认识主体是首要因素,对认识活动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同时,认识主体更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担负着使实在客体向观念转化的任务。具体表现在:①主体通过能动的活动,把物质存在的某一部分纳入到认识活动中,使其成为认识的客体同主体结成认识关系。②主体通过认识工具作用于客体,使客体信息为主体所接受。③主体对客体信息进行能动地加工,整理和重构。④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意义,含义作出解释和概括。

  66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

  人的认识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1)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创造性的复现。人的认识不同于动物的反映活动,它不是主观对客观的简单的,直接的摹写,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作为认识活动结果的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的创造性的复现。

  (2)人的认识能够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客观世界中,现象和本质是浑然一体的,人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在观念中分解,加工和改造对象,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抽象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3)主体反映的超前性。主体反映的显著特点,在于它不仅能反映出对象的本来如此的状态,而且能反映出对象对于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所应当具有的形态,塑造出符合主体需要的理想客体。

  (4)主体反映的创新性。人的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包括认识创新,思维创新,理论创新等。

  67反映与信息,选择以及重构的关系。

  (1)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

  (2)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

  (3)作为能动的反映,包含有对来自客体事物信息的选择,重构等成分。但是主体不能脱离客观而主观地,随意地进行选择,重构,必须是对客体所提供的信息的选择,重构。选择,重构是否正确,还要看其是否与客体的结构和性质相符合。所以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是一致的。

  68实践与认识(理论)的关系。

  (1)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②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③实践是检验人们的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①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②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69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1)战国时代的知行观:①“知而非艰,行之维艰”,是说行比知难,要求知和行的统一,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②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的知行观。③孟子提出了“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知行观。④荀子提出了唯物主义的知行观,他认为,行先知后,知来源于行。他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池,不知地之厚也”。知既然来源于行,行就要高于知,所以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重“行”,把行看做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

  (2)宋元明清时期的知行观:①宋代的程朱学派提出“知先行后”说,知在先,知不依赖于行的观点。②明代王守仁(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知行观。③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强调了行先知后,并强调知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知行终始不相离”的辩证法命题。王夫之的知行观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更高水平。(3)孙中山的知行观:他认为,行在先,知在后,“行先知后”,知是从行中来的,能实行便能知,能知便能进步。在知行关系上,他提出了“知难行易”,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4)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的现代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既有唯物主义的,也有唯心主义的。而无论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还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其合理因素和成果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深入研究知和行,即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借鉴作用。

  7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有区别的。表现在: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②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③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④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两种错误。①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二者的分歧在于理性认识的来源。②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经验论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二者的分歧在于感性认识的来源。

  71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在认识活动中,理性的因素起主要作用,但人的非理性因素,即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和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情感,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激发和调控因素,是认识运动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3)幻想,想象,直觉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①幻想,想象不仅可以把复杂的对象纯粹化,简约化,而且还可以借以进行创造性的构思。②直觉思维对于科学创造和发现具有直接的推动,促进作用;直觉思维还对科学概念,定律的形成,起着弥补逻辑缺陷的作用;直觉思维对于科学假说和猜测性结构模型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