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 笔记串讲 > 北大“实验心理学”课程串讲资料(五)

北大“实验心理学”课程串讲资料(五)

2007年02月06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16、交互作用:一个实验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当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一个自变量的每一个水平上不一样时,我们就说存在着自变量的交互作用。

  17、操作定义: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操作定义的更大特征就是它的可观测性。

  简答题:

  1、举例说明操作定义在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①操作定义或多或少给了我们一些检测假设构造的有效方法,虽然它并不能完全说明整个构造。

  ②很难想象操作定义能够充分体现出智力丰富而又多变的含义,但是在任何研究中,我们都必须说清楚是用什么来检测我们感兴趣的东西的。比如,几个学生靠墙放了一把梯子,并观察经过梯子的人的行为。在这里,“迷信行为”的操作定义就是避免从梯子下面钻过去。

  2、简述被试变量的作用。

  ①在心理学的很多实验研究中,个体特点并未被看作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然而被试的年龄、

  性别、文化水平、职业、个性特点、家庭背景、左手和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身体条件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它们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②对于被试特点自变量,主试只能选择而不能改变。研究中就存在的被试变量,是由个体差异引起的,并不是我们目前在实验中所要研究的东西。由此可见,在心理学研究中被试变量是必须着重考虑的重要因素。

  3、什么是自变量?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哪几类自变量?

  ①自变量:即刺激变量,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主试选择

  自变量的目的是用自变量来改变行为。

  ②自变量的种类:

  (1)环境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2)任务自变量:在实验中,被试接受的实验任务也可以作为自变量。

  (3)指导语自变量:当被试来到实验室时,他们在各方面都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当主试对被试进行分组后,每一组被试接受的指导语是不同的,这时一组被试与另一组被试的差别就产生了。

  4、什么是因变量?如何选择和测量因变量?

  (1)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2)选择因变量时要注意: ①指标的有效性、 ②指标的客观性、③指标的数量化、 ④指标的可操性等特点。

  (3)我们经常采用的因变量主要有三种类型:

  ①生理测试,如fMRI、PET、脑电图、瞳孔反射、血压、血液的化学成分等;

  ②行为测试,如错误率、反应时间、正确回忆率等;

  ③言语报告,被试对其解决问题中思维模式的描述等。

  5、举例说明因变量的敏感性。

  ①如自变量发生变化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自变量不能引起相应的因变量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不敏感的。不敏感因变量的例子:高限效应和低限效应。

  ②我们做一个运动适应性训练的实验。实验共包括6组被试,每一组被试分别进行10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的训练,训练任务的难度分为难、易两种。自变量是训练的时间(10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和任务难度(难、易),因变量是在训练后进行的15分钟测试中完成的运动适应性练习的百分数。结果如下图:

  ③结果表明,练习时间的效果对难、易两种实验条件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比较难的训练任务中,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更后测试时完成的运动适应性练习的百分数也增加,但对于比较容易的训练任务而言,30分钟和60分钟训练后,更后测试时完成的运动适应性练习的百分数没有差异,都达到100%.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比较容易的训练任务中出现了高限效应,它表明在此种实验条件下因变量对训练时间这个自变量不敏感。

  6、举例说明什么是自变量混淆?如何防止出现自变量混淆?

  ① 自变量混淆: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称~~

  ②在一项言语学习实验中,研究者想要比较集中学习(一次学习大量材料)和分散学习(分次学习)的效果。他选择三组学生为被试,三组被试的学习材料相同。实验安排如表所示。表中的数字3,表示学习时间为3小时。所有被试均进行相同的考试。

  三组被试实验程序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第一组 3 — — — 测 验

  第二组 3 3 — — 测 验

  第三组 3 3 3 — 测 验

  结果表明,第三组的考试分数更高,第二组次之,第一组更差。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效果好。

  ④我们很容易看到本实验存在着自变量混淆:

  (1) 即被试在学习方式上存在差异,

  (2) 在学习时间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3) 三组被试学习后与测验之间的时间间隔对测验结果也会产生影响。第三组被试学习后只隔一天就进行测验,因此,他们的保持效果较好,遗忘较少,测验成绩就高。

  总之,本实验设计把学习方式与学习时间和间隔时间等变量混淆在一起,实验结果出现了偏差。

  ⑤在具体实验操作时,我们可以采取

  (1)消除额外变量、(2)使额外变量保持恒定(3)随机化等方法,来避免其对因变量的影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