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 > 市政学笔记第十三章

市政学笔记第十三章

2006年12月20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准考证

  第一节城市人口管理

  一、城市人口运动趋势与城市人口管理的地位、任务

  1.城市人口运动表现出的趋势:(1)城市人口总量增长的趋势;(2)城市人口老老龄化的趋势。(3)城市人口受教育的水平不断提升的趋势。(4)城市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2.城市人口管理的地位与任务

  1)城市人口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对城市常住人口户籍和人口变动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及队城市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流动人口等管理。

  2)城市人口管理对建设城市有哪些意义

  (1)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的。

  (2)是城市发展客观要求;

  (3)是充分发挥城市功能的有力保障。

  (4)是维护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必要条件。

  3)城市人口管理的任务

  (1)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控制城市人口的机械变动。

  (3)实现对城市流动人口全面统一的管理。

  二、城市常住人口的管理

  城市常住人口户政管理及其职责

  1.城市常住人口指拥有城市户籍的城市人口,城市公安局或公安分局的派出所是城市常住人口户政管理的基层单位。

  2.户政管理机构主要内容户口登记、人口卡片、居民身份证管理、人口统计。

  3.城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城市人口生育控制指标;落实城市人口生育控制指标;落实计划生育工必要的物质条件。

  三、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

  1.城市流动人口是指非城市常住户口而暂住或滞留在城市的人口。

  2.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流动人口规模大、经济流动人口比重高;人口流动周期长;经济发达城市流动人口增长幅度较大且流动人口构成日趋多样化。

  3.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双重影响

  1)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

  (1)流动人口弥补了二、三产业的岗位空缺。

  (2)有力支持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3)加强了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快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进程。

  (4)活跃了城市市场,增加了城市城市财政收入。

  2)流动人口增加给城市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

  (1)加剧了城市基础设市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2)加重了城市政府的财政负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准。

  (3)给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4.城市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总原则:综合治理,既堵又疏。

  1)限制流入量与居住时间;

  2)完善法制,依法管理流动人口;

  3)区别对待,分类分片归口管理。

  4)规定规划,把流动人口纳入规划管理的轨道。

  四、城市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

  1.我国原有人口管理制度的特点:努力控制大中城市人口增长,特别着重严格户口管理,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限制中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转移,限制内地城市人口向沿海城市转移。

  2.原有城市人口的弊端

  1)造成了实际上的不平等。

  2)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3)延缓了人口城市化进程。

  4)城市人口管理工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3.城市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核心在于户籍改革。

  1)实行全国城乡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

  2)实行居住地登记原则;

  3)实行以公民住房、职业和收入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与政策控制相结合的户籍迁移制度。

  4)实行大城市严格控制、中小城市适当放宽、城镇全面放开的方针,保证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节城市社会治安管理

  一、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1.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建设和维护城市治安秩序,城市政府及其公安机关依法进行的对城市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以及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和处理。

  2.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包括户口管理、治安管理、刑事侦查、消防管理、交通管理以及违法犯罪人口实行惩罚和教育改造等方面的内容。

  3.加强城市治安管理的意义

  1)城市治安管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2)城市治安管理是开展城市精神我们建设的必然要求。

  3)城市治安管理是维护我国声誉和搞好对外开放的重要条件。

  二、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1.城市社会治安的管理机构包括城市区划的各级各类公安机关(是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主要机构)、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

  2.治安保卫委员会,是我国独创的维护社会治安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城市社会治安管理贯彻群众路线,实行群众自己参与、自己组织、自己管理和治安自治的有效形式。

  3.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的职责

  1)执行和实施国家有关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研究制定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政策和法规草案。

  3)研究制定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规划及其实施措施。

  4)组织和开展城市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三、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1)违反犯罪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决定了城市社会治安管理充分发挥管理力量的同时,应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实行综合治理,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

  2)综合治理是社会治安管理的正确方针

  2.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

  1)主体方面的综合治理,共产党市委和市政府是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者。

  (1)公安机关是防御和打击城市违法犯罪的中间和骨干。

  (2)家庭是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第一站,因此在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负有重要的责任。

  2)措施方面的综合治理,首先应加强思想教育,其次采取经济与社会的措施,再次采取治安与司法措施,更后采取法制措施。

  第三节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一、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构成与模式

  1.城市社会保障的特点和构成

  1)城市社会保障的特点是:(1)主体是国家和政府;(2)目标是保障社会成员和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求;(3)出发点是为了补偿现代社会中被削弱的家庭保障功能。

  2)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是一种事先预带有强制性)、社会救助(是一种救济性机制,在权利义务关系上具有单向性的特点)和社会优抚(对象是特殊的群体通常为现役军人及其家属优抚、军人退休生活保障,退伍军人就业安置和烈属抚恤)三部分组成。

  2.城市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

  1)国家福利型——北欧、英国和英国联邦成员国更为典型。

  2)社会救济型——美国、德国更为典型

  3)个人储蓄型——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二、城市社会保障的目标和作用

  1.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指城市的社会保障职能机构贯彻落实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律和政策,依法建立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筹集和运行保障资金、调节保障分配、维持保障秩序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2.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目标包括:

  1)贯彻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实现社会保障法制化。

  2)坚持公平与效益相统一,实现保障的社会化。

  3)坚持资金筹集与保值相结合,实现保障资金运行的良性化。

  4)规范管理行为,实现社会保障事务管理的有序化。

  3.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作用

  1)有利于城市社会稳定;2)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3)有利于落实城市计划生育;4)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

  三、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

  2)建立社会主义生产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3)实现社会稳定和公平的必然要求。

  2.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

  1)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2)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3)社会保障社会化的原则;

  4)社会保障基金化的原则;

  5)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6)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3.社会保障改革的方向是使社会保障事业走向社会化、基金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基本思路是:

  1)改变所有制的分割局面,逐步建立多层次、一体化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2)改变由国家和企业“包”的体制,建立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合理负担的多元资金来源结构。

  3)改变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逐步实现收现付与预先积累相结合。

  4)改变单纯按部门按部门分别管理的体制,建立既有统一管理机构又有分类分级管理系统的管理体制。

  第四节城市社区管理

  一、城市社区的含义与类型

  1.城市社区的含义(1881年,德国社会学家弗。腾尼斯更先提出和使用“社区”):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2.社区的要素构成:

  1)稳定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地域;

  2)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的人群。

  3)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设施;

  4)具有本地特征的文化积淀;居住人群对居住地的感情沟通和心理认同。

  3.城市社区的特点:

  1)道路环绕居住区,边界较为确定,范围较小。

  2)人群规模大,密集度高。

  3)公共设施齐全。

  4)社区内社会组织结构复杂。

  5)人民之间的关系密切,有较强的归属感。

  4.城市社区的类型:法定社区;自然社区;功能社区。

  二、城市社区管理的含义和主体

  1.城市社区管理的含义

  1)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允许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功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过程。

  2)城市社区管理的特点:属性的多重性、主体的多元性;内容的复杂性;实践的参与性;过程的系统性。

  3)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按功能不同可以分为行政性的(行政性组织,是指街道办事处及各政府主管不满在社区中的派出机构)、企事业的、社团性三大类:

  三、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1.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4点:(1)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社区环境卫生管理;(3)社区卫生保健;(4)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2.城市社区管理的意义4点:

  1)有利于通过社区规范来调解和整合社区中的矛盾冲突和利益纠葛。

  2)有利于培育社区成员民主自治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3)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发展。

  4)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推进。

新人有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