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改变命运
24小时客服:4008135555/010-82335555
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学 >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复习笔记(1)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复习笔记(1)

2006年12月01日    来源:   字体:   打印
准考证

  第一篇 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第一章 稀缺性与选择

  一、经济领域的两个基本事实是什么?

  1. 社会居民和组织的物质需要是无限的或永不满足的;

  2. 经济资源,即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或稀缺的。

  经济学中所有问题都是建立在这两个基本事实基础之上。

  二、马斯洛按照需要种类不同将需要划分为哪5个层次?

  1. 生理需要——食物、空气、水、衣服、住房、交通;

  2. 安全需要——身体、财产、就业等各方面安全;

  3. 社会需要——人际交往、精神健康、归属感;

  4. 尊敬需要——自尊、受人尊敬;

  5. 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个人的各种合理欲望与事业目标。

  物质需要——消费者为了获得快感与满足而拥有或使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欲望。

  三、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需要的差别?P辅导2-3页

  四、简述需要无限性的原因?

  答:1、从需要的整体看是无限的;

  2、需要相对于供给能力是无限的;

  3、从心理上看,人的欲望是很难因简单的满足而消失的。

  五、资源的类别——A 自由取用资源;B 经济资源(有限性、稀缺性)。

  六、简述生产要素的种类有哪些?以及他们的所得到的报酬?

  答:生产要素——是用来生产产品的必要元素,他们的作用就是投入生产过程中生产各种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包括:

  1. 土地——地租;

  2. 资本——利息;

  3. 劳动力——工资、奖金、佣金;

  4. 企业家才能(经营才能):组织其他要素进行生产、制定商业决策、决定采用新产品和新技术以及新组织形式、承担风险——利润。

  七、简述供给的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

  答:1、所有的经济资源或生产所需的各个要素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性,稀缺性。

  2、我们地球只能为生产商品与服务提供有限的资源,因而有效资源的稀缺及其引起的有效生产活动的稀缺,必然导致产出的有限,即供给的有限。

  3、稀缺规律: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总是不足的。其两重意义:A 这种稀缺是相对的,它不是指产品和服务的绝对数量,而是相对于需要的无限性来说是稀缺的;B 这种稀缺又是绝对的,它存在于任何时代和社会。

  八、欲望的无限与资源稀缺之间产生的经济问题?

  答: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2、怎样生产;

  3、为谁生产;

  4、谁做出上述决策。

  九、简述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答: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可供选择的有限资源,以求的人类现在和将来的欲望(需要)得到的更大的满足(更大的效用)的科学。即:研究如何进行选择,从而达到各种资源的更优配置。

  简单的说,经济学就是关于效率的科学——运用有限资源的效率。

  十、什么是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形状为何凹向原点?

  答:1、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更大利益。对机会成本的经济衡量就是物品的价格。

  2、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在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各种(一般为2种)产品或服务的更大数量组合的曲线,以概括地说明生产的选择和选择的效率。

  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一个问题:如果社会多生产私人产品,就必然以减少社会服务生产为代价,这就是增加私人商品的机会成本。而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说明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是递减的,即边际收益率是递减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结论:在线上的点效率更高,线内的点可能存在,线外的点不存在)

  十一、为什么不同国家对于生产什么会有不同的抉择?

  答:1、国民经济面临的现实选择就是如何在消费品生产与资本品生产之间取得平衡,这两大部类产品本身是相互制约的,社会选择生产消费品和资本品德多少,实际上就是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间做出选择,这种选择表明,一国经济当前的选择是未来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基本决定因素。

  2、国家经济要做出的现实选择,就是要在收益与机会成本之间作比较,即:在社会当前消费与更长远的消费间做出平衡,即不能因当前消费牺牲过多长远利益,又不能为了将来的发展使当前人民生活水平受太大压抑,损害人们的积极性。一般,这种权衡要考虑人们的传统习惯、普遍承受能力、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一国在实现赶超先进国家的目标时,往往更多倾向于扩大投资品生产。

  十二、在市场经济中,生产是如何组织的?

  答:生产的组织——对用于生产的要素和技术如何组合的选择,即:生产每单位商品和服务,选择哪种技术所使用的资源成本更小。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是如何组织的,这个问题包含3个问题:在不同行业间如何分配资源;在每一个行业中由什么样的企业从事生产;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技术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第一个问题是由供求决定的价格体系决定的;

  第二和第三个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在某和行业内,只有愿意并有能力采用效率更高的生产技术的企业才能持续生产。效率更高的技术就是:在现有的市场价格下,要求生产技术能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使生产要素的组合更经济(价格合理)。

  (如何生产的问题是由企业追求利益更大化的动机和市场价格机制共同作用决定的)

  十三、简述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

  答:1、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占企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

  2、资本密集型企业——资本占企业成本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

  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人们倾向于组成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在劳动力成本较高,资本相对充足的国家,人们倾向于组织资本密集型企业。

  十四、简述商品与服务的不同分配方法?

  答:1、在极端的政府计划经济中,分配的主体是政府计划;

  2、在市场经济中,社会产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分配。

  十五、简述支付能力与购买意愿?

  答:在市场经济中,总产品的分配问题由价格体系决定,价格体系从2方面解决社会总产品的分配问:

  a. 购买商品与服务的“支付能力”——消费者的收入决定消费者支付各种产品的能力;

  b. 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其取决于消费者对该产品和它的替代品的偏好与它们之间的价格比,商品的价格仍是决定消费者支出方式的重要因素。

  因此,支付能力和购买意愿的平衡问题实质上就是产品市场价格和要素市场价格的平衡问题,更终起作用的是价格体系。

  重点题:

  1. 什么是经济领域的两个基本事实?为什么说经济学的所有问题都建立在这两个基本事实基础上?

  答:经济领域的两个基本事实是:

  (1)、社会居民和组织的物质需要是无限的或永不满足的。

  (2)、经济资源,即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或稀缺的。

  经济学的所有问题都建立在这两个基本事实基础上的原因是: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在面对稀缺的资源与无限的需求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时,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社会科学,简而言之就是关于选择的科学。之所以产生选择的问题,就是因为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要而言,资源是稀缺的。

  2. 什么是机会成本?试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和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一国经济如何平衡消费品生产和资本品的生产。

  答: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更大利益。对机会成本的经济衡量就是物品的价格。分析:

  A.消费品生产和资本品生产,这两大部类产品本身是相互制约的。一般来说,某一时点,社会选择生产资本品与消费品的多少,实际上就是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满足当前需要与满足长远需要之间作出选择。一国经济当前的选择是未来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基本决定因素。

  B.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看到:如果某国选择比其他国较大规模的资本品生产,那么它将要用更多的现在的产出用于建设更多工厂,而换来的是更大的经济增长,机会成本是牺牲了当前的消费。

  C.国家经济要作出的现实选择就是在社会当前消费与更长远的消费间做出平衡,既不能因为当前消费牺牲过多长远利益,又不能为了将来的发展使当前人民生活水平受太大压抑,损害人们的积极性。一般这种权衡要考虑人们的传统习惯、普遍承受能力和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一国在实现赶超先进国家的目标时往往更多倾向于扩大投资品生产。

  3.为什么有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而另一些国家资本密集型企业较多?

  答: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占企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

  资本密集型企业——资本占企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

  企业会选择更高效的技术组织生产,而更高效的技术不一定是科技含量更高的技术,而是在保证产量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更经济组合。因此,如果劳动力的价格高于资本要素的价格,则企业会减少劳动力数量、增加资本数量,以降低总成本。反之,会减少资本比重,增加劳动力比重。 一般,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人们倾向于组成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在劳动力成本较高而资本相对充足的国家,人们倾向于组织资本密集型企业。

  第二章 价格机制与市场

  一、简述需求的定义和与消费者的关系?

  答:需求——在某一时间内,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商品的需要;

  需要——消费者想得到某种商品的愿望。

  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2个条件:a、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b、有能力的购买。

  消费者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愿望是因为该商品有满足人的某种欲望的能力,即效用。一种商品要具有效用,必须具备2个条件:必须有用和稀缺。

  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应是给他带来更大效用的商品数量。

  二、论述决定和影响需求变化的各种因素是什么?(1—9)

  答:1、价格——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下降,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上升。(例外:珠宝字画、股票外汇市场的投机)

  2、消费者收入——正比关系:消费者收入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3、相关商品价格——a.需求量与“互补品”价格反向变动(汽车和汽油);b.与“替代品”价格正向变动(大米和白面)。

  4、消费者偏好。

  5、价格和供求的未来预期。

  6、消费者的数量。

  7、民族、制度、风俗习惯、地理区域的影响。

  8、政府政策(股市)。 9、时间(茶叶、电脑)。

  三、需求曲线(需求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用数学形式绘制的曲线)为何向下倾斜?P书21

  答:为什么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增加呢?

  1、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人每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随着消费总量的增加而减少,而消费者愿意为满足效用而对某种商品付出的货币,即需求价格,是由其所获得的边际效用而定的,因此,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影响的共同作用引起的: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后,这种商品向对于其他商品变得相对便宜,因此,消费者会用这种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去替代其他商品,这种影响就是“替代效应”。

  在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为了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所需花费的支出减少了,消费者会用这些增加了的收入去增加购买这种商品,又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种影响就是“收入效应”。

  对正常商品,这两种效应都是正的,它们共同作用决定了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四、简述需求与需求量的变动及其后果?

  答: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保持不点,当商品本身的价格发生变动时,商品的需求量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变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时,消费者的收入,或者是相关商品的价格,或者是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动,会引起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平行移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

  需求变化的的后果:

  1、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需求曲线会向右平行移动;当消费者收入减少时,需求曲线则向左平行移动。

  2、当替代品价格上升时,需求曲线会向右平移,反之则向左平移;当互补品价格上升时,需求曲线会向左平移,反之则向右平移;

  3、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向右平移,反之则向左平移。

  五、简述供给的定义和与生产者的关系?

  答:供给——在某一时间内,生产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产品数量。(包括新提供的物品和已有的存货)

  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供应的能力。

  六、简述影响供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1、价格——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价格和供给量之间有一种正向变动关系:商品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例外:劳动力、古玩字画、证券黄金)

  2、相关商品价格——当某种产品的替代品涨价时,会减少种产品的供给量;当互补品涨价时,会增加这种产品的供给量。

  3、生产的成本——成本上升,利润减少,供给量减少。

  4、生产者对外来的预期——股市。

  5、生产者的数量——竞争。

  6、生产的技术水平。

  七、简述供给曲线为何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值)?

  答:1、厂商是以追求利润更大化为动机的,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应该在既定的价格下能给他带来更大利润或更小亏损的产品数量。

  厂商利润更大化的短期均衡条件是:(其)边际收益 = 边际成本 = 产品市场价格,因而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的每个点对应的价格下都有一个更优均衡产量,这也是生产者愿意并且能提供的产品数量,所以供给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是重合的。

  2、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产量扩大,边际成本是先递减后递增的。

  当产品价格较高时,厂商有盈利并会扩大产量,直至边际成本与价格相等时候达到短期均衡,厂商获得更大利润,此时对应的产量是厂商愿意提供的更优产量;

  当产品价格很低,低到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时,产量是亏损更小的更优产量,此时厂商继续生产仍能弥补可变成本,但是如果再低,则厂商会停止生产,不再愿意供给。

  所以,供给曲线是短期边际曲线高于平均成本曲线更低点的曲线部分,此部分中,边际成本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因此,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八、简述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及后果?

  答: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数学图形中,这种变动表现为同一既定的供给曲线上点的运动。

  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当替代品价格下降、互补品价格上升、预期商品价格上涨、技术水平进步时,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若上述因素发生引起供给数量减少的变动,则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九、什么是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

  答:均衡——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市场均衡(分为: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出现在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的时候,此时该商品的价格是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从数学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均衡点)。

  重点题:

  4. 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试分析它们各自的重要性。

  答:(1)、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有:价格;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价格和供求的未来预期;消费者的数量;民族、制度、风俗习惯、地理区域的影响;政府政策;时间。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则需求与商品价格函数关系为:

  其中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商品的需求量。

  (2)、影响供给变化的因素有: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生产者的数量。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则供给与价格的函数关系为:

  其中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商品的供给量。

  5. 试解释造成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各自形状的原因。

  答:(1)、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这是因为:

  a、一种解释是由于边际效用递减;

  b、另一种解释是由于所谓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影响的共同作用引起的。

  (2)、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这是因为:厂商是以追求利润更大化为动机的,当产品价格较高时,厂商有盈利就会扩大产量;但当产品价格很低时,厂商就会停止生产,不再供给。所以供给曲线是短期边际曲线高于平均成本曲线更低点的曲线的部分,此部分中边际成本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所以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6. 试述市场的均衡过程。

  答:商品均衡价格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一般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自动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A、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商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商品过剩,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供给量,这样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到均衡价格水平。

  B、相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出现商品短缺,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另一方面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第四章 国民经济收入循环

  7. 试分析政府和开放部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03论述:试分析政府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答: 当在同样的利率水平下,投资需求增加,则IS曲线向右移动;反之,投资需求下降,IS曲线向左移动。当储蓄意愿增加了,即人们更节俭了,则同样投资水平要求的均衡收入下降,因此,IS曲线向左移动。(消费增加,IS向右移动)

  在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是根据国民收入均衡条件I+G=S+T导出的,因此,政府支出和税收也会使移动:如果增加政府支出,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如果增加税收,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

  如果考虑开放经济,则进出口变动也会使其移动。货币投机需求、交易需求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都会使LM曲线发生移动:如果投机需求增加,LM曲线向左移动;如果交易需求减少而其他情况不变,则LM曲线向右移;如果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向右移动。

  因此,在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增加货币供给等措施,使IS和LM曲线向右移动,使均衡点也向右移动,从而增加均衡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第五章 经济体系

  8. 作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和政府干预(计划)各存在哪些局限或者缺陷?(2004)

  答: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完全自由竞争市场的假设之上的,事实上,现实经济不存在这样的假设条件。因而,市场经济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1)经济不稳定。(2)竞争的缺乏。(3)市场行为负的外部性。(4)公共物品的提供存在困难。(5)市场可能导致非常不平等的收入分配。(6)信息与知识等虽有很高正外部性,但很难依靠市场解决。 计划经济的局限性:

  (1)计划当局无法确定个人从消费商品中获得的满足;

  (2)计划当局很难精确估计需要,分配生产要素,制定计划;

  (3)生产要素按计划分配,产品平均分配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4)庞大的官僚机构间、繁杂的计划间的协调本身就损失了效率;

  (5)政府官员也有其自身的利益,在拥有大量权力而没有足够的制约时,就会发生腐败等行为。

  9. 试述传统、计划、市场、混合等几种经济体系各自的特点?政府在不同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有哪些不同?

  答:A、传统经济:

  (1)在传统经济中,大部分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尚未形成大规模工业生产。

  (2)社会流动性小,生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家庭、宗族是社会组织的主要力量。

  (3)政治权力的重心一般操在地方上拥有或控制土地的人手中。

  B、计划经济:

  (1)纯计划经济社会几乎所有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庞大的政府机构代表全民集中行使配置资源的权力。

  (2)没有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无法体现个体的意志和选择权。

  (3)个人和企业不存在独立性,只是政府的附属品。

  (4)由于按需分配的不可能性,产品一般采取平均分配。

  (5)政府拥有生产要素的控制权,生产决策权,分配权,政府通过计划指导整个经济的运行。

  C、市场经济:——市场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竞争和价格机制

  (1)市场经济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生产要素由个人或私人部门所有,而非政府所有。

  (2)市场经济以经济自由为原则,个人与企业拥有自由的经营决策权和选择权。

  (3)经济人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更小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更大经济利益。

  (4)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性。

  (5)市场经济的基本沟通、协调机制是市场或者说是价格系统。

  (6)政府的有限作用:政府除制定法律规范自由选择权和私有财产制度外,不承担任何经济角色。

  D、混合经济:(1)政府在弥补市场缺陷和纠正市场失灵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2)市场在资源配置或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应上起基础作用。

  (3)政府补充市场机制而非取代它。

自考365论坛

新人有礼
关闭